李庆斌 教授
姓名: 李庆斌
职称: 教授
通信地址:河川枢纽研究所
邮编: 100084
电话号码:
E-mail:
传真:
1980年9月-1984年7月 郑州工学院 水工建筑专业 工学学士
1984年9月-1987年7月 郑州工学院 水工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
1987年9月-1990年6月 大连理工大学 水工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
1987年7月-1990年5月 郑州工学院 讲师
1990年6月-1992年8月 清华大学水电系 博士后
1992年9月-1999年6月 清华大学水电系 副研究员
1996年6月-1998年1月 美国NJIT与UIC高访
1999年7月-今 清华大学水电系 教授
◆ 本科:水工建筑物
◆ 研究生:实验应力分析 岩土工程数值方法 高等水工结构
◆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弹塑性力学
水工混凝土材料及其裂缝控制
智能混凝土结构材料
混凝土材料内部应变量测的光纤传感技术
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本构理论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材料
智能混凝土结构若干基础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1月-2006年12月)
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1月-2008年12月)
【1】Zheng Dan, Li Qingbin, Wang Linbing, A microscopic approach to rate effect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72, No.15, 2005, 2316-2327
【2】Zheng Dan, Li Qingbin, An Explanation for Rate Effect of Concrete Based on Fracture Toughness Including Free Water Viscosity,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71, No.16/17, 2004, 2319-2327
【3】Li Qingbin, Li Guang, Wang Guanglun, Elasto-Plastic Bond Mechanics of Embedded Fiber Optic Sensor in Concrete under Uniaxial Tension with Strain Localization,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Vol.12, No.6, 2003, 851-858
【4】Li Qingbin, Duan Yunling, and Wang Guanglun, “Behavior of Large Concrete Specimen in Uniaxial Tension”.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Vol.54, No.5, 2002, 385-391
【5】Li Qingbin, Ansari Farha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by different sizes of specimens. ACI Materials Journal, Vol.97, No.6, 2000, 684-689
2000年度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混凝土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01年1月
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委员会:委员,2004年
职称: 教授
通信地址:河川枢纽研究所
邮编: 100084
电话号码:
E-mail:
传真:
1980年9月-1984年7月 郑州工学院 水工建筑专业 工学学士
1984年9月-1987年7月 郑州工学院 水工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硕士
1987年9月-1990年6月 大连理工大学 水工结构工程专业 工学博士
1987年7月-1990年5月 郑州工学院 讲师
1990年6月-1992年8月 清华大学水电系 博士后
1992年9月-1999年6月 清华大学水电系 副研究员
1996年6月-1998年1月 美国NJIT与UIC高访
1999年7月-今 清华大学水电系 教授
◆ 本科:水工建筑物
◆ 研究生:实验应力分析 岩土工程数值方法 高等水工结构
◆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弹塑性力学
水工混凝土材料及其裂缝控制
智能混凝土结构材料
混凝土材料内部应变量测的光纤传感技术
混凝土材料的损伤本构理论
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材料
智能混凝土结构若干基础研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3年1月-2006年12月)
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6年1月-2008年12月)
【1】Zheng Dan, Li Qingbin, Wang Linbing, A microscopic approach to rate effect on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72, No.15, 2005, 2316-2327
【2】Zheng Dan, Li Qingbin, An Explanation for Rate Effect of Concrete Based on Fracture Toughness Including Free Water Viscosity,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71, No.16/17, 2004, 2319-2327
【3】Li Qingbin, Li Guang, Wang Guanglun, Elasto-Plastic Bond Mechanics of Embedded Fiber Optic Sensor in Concrete under Uniaxial Tension with Strain Localization,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Vol.12, No.6, 2003, 851-858
【4】Li Qingbin, Duan Yunling, and Wang Guanglun, “Behavior of Large Concrete Specimen in Uniaxial Tension”. 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Vol.54, No.5, 2002, 385-391
【5】Li Qingbin, Ansari Farha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in Triaxial compression by different sizes of specimens. ACI Materials Journal, Vol.97, No.6, 2000, 684-689
2000年度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混凝土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01年1月
中国水利学会水工结构委员会:委员,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