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人物.`
s#uO kt"F
姓 名
|
郝振纯 |
性 别
|
男
|
|
民 族
|
汉 族 |
出生日期
|
1958.3.7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教 龄
|
28 |
学 历
|
研究生
|
学 位
|
博 士 |
现任职务
|
|
技术职称
|
教 授 |
通信地址
|
'Ye1x2Buy(Me0江苏省南京市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R9] };R}&w6D2t0
|
邮 编
|
210098
|
电 话
|
G#yBHg0025-83787222水利人物7O(]|SCY
|
Email
|
水利人物)W)I
p&pp] hzchun@hhu.edu.cn水利人物:D'zhR
K#d;~[S
|
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业绩成果(教学、科研和管理)、荣誉称号等 *X1C-qyG%y9C5t8{0
水利人物[E3l]#g,}Rp+x]
zK9e1SK'b0郝振纯(1958.3-),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陆地水文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该校工程水文水资源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86~1988年在河海大学攻读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专业,并获博士学位。1989~2003年参加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的筹建和建设工作,任水资源开发利用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2004~2006年担任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现任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学术带头人,全球变化与水循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水文物理规律及流域水文模拟、大尺度水文及数字水文、全球变化影响等。兼职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地表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YHsD+m|-i0
PBNN.n*y0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水利部重点科技项目和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研究项目共计20余项,参与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水利部公益性项目等30余项。研制开发的淮河流域新安江分布式水文模型,已与实测气候资料和预测资料相连接, 进行实时监测评估和预评估。主持的黄河防洪预报调度与管理(耦合)系统获得水利部大禹二等奖,同时承担建设了黄河重点防洪区域小花间分布式水文模型系统。依托五道沟水文实验站、杨楼实验流域及淮北平原长系列实验观测资料,研究变化环境下降雨、水面蒸发、作物蒸散发、土壤水、地下水、径流等水文气象要素时空变化规律,完成了“农田排灌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土壤墒情监测预报与适时适量灌水技术”、“农灌区‘四水’转化应用模型”、“地下水演变情势与安全开采潜力”等项目, 研究成果获得2009、2010、2012年大禹科学技术二等奖。在高寒地区水循环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中,围绕气候情景降尺度问题、高寒地区复杂下垫面水循环机理、水循环过程模拟的不确定性问题等科学问题,揭示高寒地区水循环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发了黄河源区水文预报模型,建立了一套集GCMs气候变化情景降尺度、水循环过程模拟及不确定性评价为一体的理论、方法和模型系统,提供未来黄河源区水循环要素变化过程和水资源演变趋势的预测成果及其不确定性评价,为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和管理决策、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分布式水文模型理论与方法》等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60余篇。 p7R [0j
zZ`
T0
水利人物D sU5Wr
|
个人主页
|
|
水利人物"q f5[X'u(t ]qqD
'EE;T1N?C/Sf#m zh0 水利人物`u8_:q;j?0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