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喜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大地测量学家
杨元喜,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大地测量学家。1980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系大地测量专业,1987年获该校大地测量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大地测量专业博士学位。
杨院士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继而又发展成双因子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建立了抗差自适应动态滤波理论体系。
近年来杨院士主持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测绘学科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20余篇论文被 SCI收录,文章被引用1000多次。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奖项。
作为我国大地测量的著名专家,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系列理论体系和自适应抗差导航定位理论体系的原创者,杨元喜院士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很高的学术造诣和甘为人梯的名师风范。杨元喜潜心从事大地测量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被运用于各种重大工程,为我国测绘技术发展和军队高科技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正是由于其在学术上的造诣和突出贡献,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院士主要从事大地测量研究,研究方向为动态大地测量、测量数据处理及质量控制理论。在测量抗差估计理论和自适应估计理论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继而又发展成双因子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建立了抗差自适应动态滤波理论体系。
近年来杨院士主持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测绘学科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20余篇论文被 SCI收录,文章被引用1000多次。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国家教委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等奖项。
作为我国大地测量的著名专家,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系列理论体系和自适应抗差导航定位理论体系的原创者,杨元喜院士治学严谨,勇于探索,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很高的学术造诣和甘为人梯的名师风范。杨元喜潜心从事大地测量理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被运用于各种重大工程,为我国测绘技术发展和军队高科技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正是由于其在学术上的造诣和突出贡献,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