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貅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貅,男,1958年7月出生,吉林长春市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1989年获西安地质学院(现长安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硕士学位,2006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晋升教授。可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
现任长安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现学术兼职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电磁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陕西省自然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教学工作情况: 先后为本科生讲授过《地电学》、《地球物理观测与实验》、《地球物理反演概论Ⅱ》、《电法勘探》、《应用地球物理数值模拟》、《有限元与边界元》、《电法勘探专题》等课程;为硕士研究生讲授过《位论与电磁场理论》、《电磁理论》、《电磁法勘探》、《地球物理学概论》、《最优化理论》、《地球物理学进展》、《有限元与边界元》等课程;为博士生讲授过《最优化理论》及《高等位论与电磁理论》;主编教材《应用地球物理基础教程(上)——电法》;有三项教学成果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要学术特色:自90年代初开始,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塔里木101课题子课题之一“大地电磁测深(MTS)数据静校方法技术研究”,在我国首次将瞬变电磁法用于大地电磁测深静校正,项目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主持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质行业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地下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隐患探测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在理论上解决了地表发射地下接受装置的理论难点,建立了相应的观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2000年以来,主持完成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瞬变电磁法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几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交通部西部交通项目子课题1项、科技部支撑项目子课题1项。持续研究瞬变电磁测深法的波场变换原理,提出了从瞬变场到波场的优化算法,研究了瞬变电磁虚拟波场的特性,建立了克希霍夫积分法进行电磁波场偏移成像处理的数值计算方法,在瞬变电磁场的三维偏移成像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学术成果:近些年先后在《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APPLIED GEOPHYSICS》、《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勘察》、《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煤田地质与勘探》等CSCD源期刊和地球电磁学国际专业会议上发表论文40多篇;出版《瞬变电磁测深的理论与应用》专著;有两篇论文分获陕西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三等奖,有一篇论文获陕西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主持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有: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地质行业基金联合资助项目 “地下瞬变电磁法”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远距离隧道掌子面前方水体病害超前预报方法研究”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瞬变电磁方法预报隧道前方颜容裂隙水研究”
4、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子课题“煤矿井巷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及数据处理与成像软件包开发”
5、交通部西部交通项目子课题“三维电磁法精细探测与解释新技术研究”
6、甘肃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电磁成像系统在煤矿地质灾害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7、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瞬变电磁法研究”
近几年主要科研论文及著作情况:
1、发表科技论文情况:
[1]“从瞬变电磁场到波场的优化算法” 地球物理学报.2005,48(5)(SCI源期刊)(SCI已检索,IDS Number:969KG ISSN:0001-5733)。
该文英文版同时在美国发表“The Optimization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Field--Wave Field Conversion” Chinese geophysics.2005,48(5)(美国电子版期刊,国际刊号为:ISSN 0898-9591,http://www.agu.org/wps/cjg)
[2]“瞬变电磁法拟地震成像研究进展”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22(3)。
[3]“一种隧道水体不良地质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瞬变电磁法” 工程勘察.2006,No.3。
[4]“瞬变电磁测深的微分电导成像”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3)。
[5]“基于小波分析的TEM信号提取”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2)。
[6]“Conductive Sheet Inversion of TEM Data Using an Genetic Algorithm in the Feasible Region of Adaptive Shrinkage” Applied Geophysics.2005,2(4)。
[7]“The Appliance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in The Tunnel Geological Forecast in Advance” 第七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中国成都,2005年。
[8]“隧道掌子面前方瞬变电磁全空间成像预报方法” 中国地球物理2007,中国.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9]“瞬变电磁场波场分析” 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七),中国.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10]“3-D velocity model-building method of migration imaging in TEM pseudo-wave field”第19届国际地球电磁感应学 术 讨 论 会,北京,中国,2008年。
[11]“回线源瞬变电磁成像的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2)(SCI已检索,IDS Number:808SY ISSN: 0001-5733)。
[12]“从瞬变电磁测深数据到平面电磁波场数据的等效转换” 地球物理学报,2006.49(5)(SCI已检索,IDS Number:089DO ISSN:0001-5733)。
[13]“从瞬变电磁电性剖面到你地震剖面的转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38(4):444-446(EI已检索(Accession number:03427682626)ISSN: 1000-7210 CODEN:SDWKEP)。
[14]“大回线源瞬变电磁场响应特性”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第42卷 第5期,2007年10月。(EI已检索(Accession number:074710937463)ISSN: 1000-7210 CODEN:SDWKEP)。
[15]“Pseudo-seismic wavelet transformation of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in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34, L16405, doi:10.1029/2007GL031116, 2007。(美国著名期刊,SCI已检索,ISI Document Delivery No:208QQ ISSN:0094-8276)。
[16]“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S-inversion in tunnel prediction”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VOL. 34, L18403, doi:10.1029/2007GL031080, 2007。(美国著名期刊,SCI已检索,ISI Document Delivery No:213RB ISSN:0094-8276)。
[17]“瞬变电磁隧道超前预报成像技术”地球物理学报,2008,51(3):894-900(SCI检索,IDS Number:307CF)
出版专著情况:
[1]《瞬变电磁测深的理论与应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应用地球物理基础教程(上)——电法》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主编)
[3]《工程及水文物探教程》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副主编)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029—82334326
E_mail:lixiu@chd.edu.cn